札达,藏语意为“下游有草的地方”。沿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——新藏线,进入阿里高原无人区,翻越冈底斯山脉,方能到达这片神秘的土地。
作为阿里文化的代表地,札达可谓是西藏历史文明最古老、最原始的地方。总面积2.7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仅生活着8000多人,相较于为数不多的人口,这里的艺术瑰宝多得令人叹为观止:穹窿银城、古格王国遗址、托林寺、皮央东嘎石窟……
札达县是当之无愧的文物大县,自然也是利欲熏心的犯罪分子铤而走险、以身试法的地方。而这里的人民检察官,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,肩挑保护文物、扞卫国家利益的重担,探索走出一条的文物保护之路。
在废弃“小土包”
检察官发现文物保护线索
4月中旬,空气里弥漫着细微的沙尘,正午的太阳像蒙了一层薄薄的面纱,朦朦胧胧难以看清。烈日下泛白的黄土地,散发着令人心烦的燥热。
在札达县达巴乡某村庄附近,一辆检察院的车,停放在一处“小土包”旁。札达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次央与县公安局民警、县文化局工作人员,正在紧张地调查被盗文物的现状。
检察官的摄像头对准的是一座其貌不扬的“小土包”。约3米高的“小土包”,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荒芜之中。然而,正是这些其貌不扬的“小土包”,下面可能埋有价值不菲的文物。“‘土包’在札达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。”次央对记者介绍。
在札达县,检察官办理最多的案件就是盗掘古文化遗址、盗窃文物。开展公益诉讼监督,调查取证是摆在检察官面前最直接的问题。
这次,在取证前,次央首先到县文物局,核查该处“小土包”具体的地理坐标位置。事实上,在札达县很多都是不为人知的古文化遗址,甚至很多遗址还未等到被世人发现就已风化殆尽。记者也曾尝试在地图App查询此案中被盗遗址群的具体位置,也试图通过网页查询相关历史资料。令人惋惜的是,相关结果可谓少之又少。
365bet足球现金_365bet现场滚球_365体育网址
“由于相关遗址资料甚少,所以,检察院会联合公安民警、文物工作人员一同去现场勘查。”次央说,只有如此,才能充分掌握遗址的名称、分别属于哪个等级的保护文物、具体保护范围有多大、遗址群的分布等一系列信息。
散落泥块实为文物“擦擦”
立案审查促进整改
从被盗遗址处四周远眺,映入眼帘之景皆为灰褐色系的乱石瓦砾,目光所及,皆是一望无际的昏暗沙土,几乎看不到人烟,比起想象中的文化遗址,这里更像是一片被绿洲遗忘的沙漠。
当镜头再次切换到次央检察官时,只见她在被盗的“土包”上寻找着什么。她捡起一块块只有巴掌大的“泥块”,不仔细看,真以为只是普通的泥块。但当她将手中的“泥块”翻面时,“泥块”上竟印有惟妙惟肖的佛像。
“这是西藏特有的脱模泥塑艺术,名为‘擦擦’,成品多为模制的泥佛或泥佛塔。‘擦擦’是西藏本土重要特色文化和艺术品,极具研究价值。”
让人意外的是,在勘察现场,这些有一定文物价值的“擦擦”居然暴露在风沙烈日之下,随处可见。当下,次央一行办案人员,就地展开搜寻工作。他们将“擦擦”一一收集,并拍照留存证据。“这些‘擦擦’与被盗的‘擦擦’的形状、图案、大小均高度相似。”次央说,现场“擦擦”没有任何保护措施,极易自然风化、被盗,隐患令人堪忧。
很快,经西藏自治区检察院批准,阿里检察分院同意,札达县检察院对该起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立即立案审查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更好地借助外部监督力量,增强检察建议的刚性和力度,切实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的系统整治、综合治理,2021年7月2日,札达县检察院就札达县文物局对裸露在外文物(擦擦)保护不力一案,举行行政公益诉讼公开听证会。
听证会在检察院举行,当天邀请到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、公安局局长贺雄飞,主管文物局的副县长扎南,自治区人大代表扎西多布杰,县政协委员勤霸加措,以及案发当地群众代表格桑石确担任听证员,县公安局、县住建局、县自然资源局代表及札达县检察院全体干警参加会议。
“听证会首先播放了公益诉讼的宣传片,让大家更深刻地了解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职能。”主办检察官次央告诉记者,随后,她详细介绍了案件线索来源,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情况。
次央检察官通过播放实地勘查视频、展示鉴定结论等证据,详细介绍裸露在外的文物“擦擦”没有任何保护措施问题,并阐述国家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和法律依据。
“札达县文物局要从全局高度出发,按照此次听证会具体意见建议,及时组织人员,研究整改对策,及时整改,落实好检察建议内容。”扎南当即提出要求。经过充分讨论,听证员一致同意札达县检察院提出的检察建议,并为行政机关后续整改工作建言献策。
听证会的最后,札达县检察院现场向县文物局送达检察建议书。
在检察监督的有力助推下,札达县古文化遗址保护工作进入了“快车道”——收到检察建议后,札达县文物局查看现场、成立专班,研究整改方案,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由文物局局长带队,以“边宣传、边检查”的方式,深入札达县16个行政村6个作业组开展文物保护、文保人员学习教育的宣传工作。与此同时,对袒露在外有一定文物价值的“擦擦”进行抢救性清理、修补工作。对两处破坏较严重的遗址进行抢救性、保护性填补、封口工作。
同时,研究制定了《札达县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》,252名文保人员签订《2021年文保人员协议书》,进一步明确了文保人员的责任、要求、协议期限等详细职责。